发布时间:2023-04-26浏览次数:617
中新网南昌9月26日电(卢梦梦)初秋午后,在江西省南昌市进贤县民和镇,江西农旺水产养殖开发有限公司黄颡鱼养殖基地内,该基地负责人梁波正在指导养殖户抛洒菌种。
1990年,梁波出生于进贤县泉岭乡的一个渔民家庭,从小就与水产养殖行业结下了“不解之缘”。2012年大学毕业后,他放弃留在城市打拼的机会,毅然回到家乡,加入江西农旺水产养殖开发有限公司,成了一名养鱼专业户。
“我大学选的是自动化专业,对养殖技术的了解远远不够。我白天就跟着公司老员工学习传统的养殖技术,晚上再上网查阅资料,了解新型的养殖技术。”梁波介绍,为了突破传统养殖的瓶颈,他曾奔赴广东、浙江、四川等地学习养殖技术。“技术改良后,成鱼精养平均亩产由过去的2800斤提高到5520斤,鱼种培育平均亩产提高到4714斤,公司年总产值达到6000余万元。”
图为江西农旺水产养殖开发有限公司黄颡鱼养殖基地内,养殖户正在抛洒菌种。 卢梦梦 摄
乘着农业农村人才培育东风,2022年,梁波还通过南昌市“一村一名大学生工程”,成为江西农业大学农业产业化经营管理专业的本科大学生。“学校学到的知识更加系统规范,管理思路更为开阔,不但能了解到很多农田里掌握不到的知识,还为公司走农业产业化发展道路提供了良好指导。”梁波说。
如今,在梁波的带动下,江西农旺水产养殖开发有限公司形成了基地辐射农户、鱼苗带动渔民的发展模式,水产养殖总面积达12800亩,带动周边养殖户累计增收3600余万元,为周边养殖户提供技术指导累计1100余人次。
近年来,南昌市多点施策、精准发力,深耕农村人才成长的沃土。在人才培养方面,依托江西农业大学开展“一村一名大学生”学历提升、依托江西生物技术学院培养基层农技定向生;在技能培训方面,每年开展高素质农民培训、组织基层农技推广人员参加各层级知识更新培训,提升农业生产发展和为农服务的能力。
截至目前,南昌累计招收农民大学生达7011人,覆盖90%以上的行政村,其中420人变身种养大户,737人成为农业经济合作组织管理人员,在助力乡村振兴和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下一步,我们将从拓宽人才培养渠道、强化人才培养保障、搭建服务平台等方面下功夫,多渠道、多层次开展农村人才培养,为持续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业宜居、农民富裕富足提供人才支撑。”南昌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完)
中新网合肥9月26日电 (记者 吴兰)记者26日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悉,该校郭光灿院士团队在量子密钥分发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实现全被动量子密钥分发。
据介绍,该团队韩正甫、王双、银振强、陈巍与合作者提出了一种无需主动调制的新型量子密钥分发实现方案并完成了实验验证,为实现高现实安全的量子密钥分发系统提供了新思路。该成果于近日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物理评论快报》(Physical Review Letters)上。
量子密钥分发理论上可以实现无条件安全的密钥共享,但器件特性、调制精度、环境干扰等因素有可能造成系统的现实安全性问题。例如,郭光灿团队发现,系统中广泛使用的铌酸锂主动调制器件,可能会受到光折变等侧信道攻击而泄漏信息。
为彻底解决主动调制带来的隐患,郭光灿团队与合作者另辟蹊径,设计了无需主动调制的量子密钥分发系统。该系统方案克服了此前无法同时实现“被动”光强调制和量子态编码的矛盾,并给出了考虑“有限长效应”的严格安全密钥率。团队通过全被动时间戳-相位编码解决信道环境干扰的难题,同时通过优化后选择策略解决数据吞吐量过大的难题,最终完成了无需任何主动调制的量子密钥分发系统,验证了全被动量子密钥分发的安全性与可行性。
安全性是量子密钥分发的核心价值和要求。探索具有更高现实安全性的协议,并设计相应的方案和系统,是推进量子密钥分发走向实用化的关键之一。该研究为实现高现实安全的量子密钥分发系统提供了全新的思路,对推动该领域的实用化和标准化具有重要意义。(完) 【编辑:李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