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6-14浏览次数:294
中新网株洲9月28日电 (刘曼)9月28日,2023湖南(醴陵)国际陶瓷产业博览会在中国陶瓷谷国际会展中心开幕。来自全球24个国家和全国12个省(直辖市或自治区)的389家陶瓷企业因瓷而聚、为“醴”而来,共赏陶瓷烟花,共谋产业发展。
9月28日,2023湖南(醴陵)国际陶瓷产业博览会开幕。 张咪 摄
醴陵因盛产陶瓷、花炮在国内外享有盛名,是世界釉下五彩瓷原产地、中国“国瓷”“红官窑”所在地和花炮祖师李畋故里,也是“中国陶瓷之都”和“中国花炮之都”。醴陵陶瓷生产始于东汉,已有近2000年历史,独创的釉下五彩瓷被誉为“东方陶瓷艺术的高峰”。
近年来,醴陵陶瓷产业坚持守正创新,将传统技艺与信息化、现代化技术相结合,构建了集材料、装备、制造、商贸、文化“五位一体”的完整陶瓷产业链条,发展形成日用陶瓷、工业陶瓷、艺术陶瓷3大类4000多个品种的产品。目前,醴陵市汇聚了陶瓷产业集群上下游企业1500余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345家,从业人员近20万。
来自全球24个国家和全国12个省(直辖市或自治区)的389家陶瓷企业因瓷而聚。 刘曼 摄
2022年,醴陵陶瓷产业链集群总产值达781.22亿元。日用瓷产量占全国的14.3%、世界的10.8%,电瓷产量占全国的43.3%、世界的28%,炻瓷产量占全国的60%、世界的30.2%,拥有4个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10个中国驰名商标、18个马德里国际注册商标。
本次瓷博会以“千年瓷都五彩醴陵”为主题,展馆室内净展览面积达30000平方米,设陶瓷综合馆、国内陶瓷馆、醴陵陶瓷馆、国际陶瓷馆、“陶瓷+”产业馆等,共有标准展位1350个。展示内容包括国内陶瓷主产区企业的陶瓷产品、醴陵本地优秀陶瓷产品、国际参展企业陶瓷作品、高校陶瓷作品,以及陶瓷装备、电瓷、花炮和服饰等。同时,本次瓷博会将举办包含现场活动、展览展销、宣传推广、产业发展在内的4大类、24个主题活动。
本次瓷博会还计划举办第一届醴陵炻瓷创新设计大赛、先进陶瓷材料与技术研讨会等活动,为企业、人才提供思想碰撞和交流合作的平台。此外,本次瓷博会打造的“Let'瓷购”直播带货节,将针对海外客户同步开通全英文直播,充分利用“线上+线下”资源加强品牌宣传,提升醴陵陶瓷品牌影响力。(完)
中新网白山9月28日电 (张沫涵 张瑶)28日,由白山市野山参协会主办的首届岩合杯野山参参王大赛落下帷幕。本届大赛共评选出三颗“参王”,分别是野山参(干品)参王、野山参(鲜品)参王、林下参(鲜品)参王。
专家在对野山参(干品)进行评选。张瑶 摄
吉林省白山市抚松县位于长白山脚下,独特的气候和土壤条件特别适合人参生长。得益于此,抚松县拥有1500多年的野山参挖掘史和450多年的人参栽培史,被誉为“中国人参之乡”,长白山采参习俗也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抚松县万良镇副镇长宋继红介绍,全县域内人参留存面积916.2公顷,经过30多年的不断发展,万良人参小镇的长白山人参交易市场成为全国最大的人参交易集散地。
当天的“参王”评选现场热闹非凡,当参评人参出场时,观众们连连举起手机,希望能记录下这些平日难得一见的珍品。
观众在为野山参(鲜品)“参王”拍照。张瑶 摄
经过专业评委认真评选,三颗“参王”在百余颗人参中脱颖而出。据了解,本次评选以重量、形体、质量三项指标为标准,形体主要以芦、艼、体、纹、须五形量分。
获得“野山参(干品)参王”称号的人参有着约150岁的参龄。大赛评委、国家参茸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主任武伦鹏表示,这次评选出的“参王”是百年不遇的绝品,它的外观独特,观赏价值也很高。
一颗超百年参龄的野山参(干品)获得该组“参王”的称号。张瑶 摄
“野山参(鲜品)参王”的主人山把头公方兴今年已经70岁了,他抱着获奖的“参王”告诉记者,进山三天发现这颗约90岁的人参,克服了很多困难才挖到。
山把头公方兴带来的野山参(鲜品)获得该组“参王”的称号。张瑶 摄
“这次比赛更像是一个嘉年华,从参农到参商再到人参研究人员,多方面的交流与合作才能推动人参产业健康发展。”长春中医药大学人参研究院研究员赵大庆说。(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