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8-16浏览次数:37
中新网福州10月2日电 (记者 龙敏)今年第14号台风“小犬”将于10月4日凌晨起影响福建沿海和渔场,福建省防汛抗旱指挥部2日8时启动防台风Ⅳ级应急响应。
台风“小犬”2日5时中心距离台湾省鹅銮鼻东南方向约800公里(北纬19.0度、东经127.8度),中心附近最大风力13级(38米/秒,台风级)。福建省气象台预计,“小犬”将以每小时10-15公里左右的速度向北偏西方向移动,强度将逐渐增强,最强可达强台风级或超强台风级,4日凌晨起影响福建沿海和渔场,并将于5日早晨至上午登陆台湾东南部沿海,登陆后向偏西方向移动,进入南海东北部,强度逐渐减弱。
福建省气象局2日8时起拉响重大气象灾害(台风)Ⅳ级应急响应称,受冷空气和台风外围环流影响,4日,福建沿海海区最大风力8-9级、阵风10-12级;闽中、闽南渔场最大风力9-10级、阵风11-13级;台湾浅滩渔场最大风力10-12级、阵风13-15级。5-6日,沿海海区最大风力8-10级、阵风10-13级;闽中、闽南渔场最大风力9-11级、阵风12-14级;台湾浅滩渔场最大风力11-13级、阵风14-16级。7日,中南部沿海海区和闽中、闽南、台湾浅滩渔场最大风力8-9级、阵风10-11级。
当下正值中秋国庆假期旅游热潮,气象专家提醒,4-7日沿海海区和闽中、闽南、台湾浅滩渔场有大风,过往或作业船只避开台风影响区域,注意做好滨海旅游和沿海养殖的安全管理及沿海工程设施加固等工作。(完)
近日,由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韩金林研究员领导的“王绶琯巡天突击队”利用中国天眼FAST在“银道面脉冲星快照(GPPS)巡天”中新发现了76颗偶发脉冲星。该团队还利用FAST对国际上已知的59颗RRAT(旋转射电暂现源)进行了高灵敏度的观测,确认RRAT就是偶发脉冲星。相关研究成果10月2日以封面论文形式发表于我国天文学国际学术期刊《天文和天体物理学研究(RAA)》上。
早先发现的RRAT显得非常特殊,不像大多数脉冲星那样持续辐射脉冲,一般都是很多周期偶然发射一个脉冲,因此很难在正常的脉冲星搜寻体系里捕捉到,需要从高灵敏度望远镜观测数据中进行一个脉冲一个脉冲的检测,检测到几个脉冲之后挖掘出公共周期。自2006年发现首个RRAT以来,全世界各地的射电望远镜总共已发现了160余颗RRAT。根据之前少数RRAT的研究,天文学家意识到它们应该是具有特殊性质的脉冲星,大约占脉冲星总数的5%。
国家天文台的科研团队利用自主开发的高效单脉冲搜寻程序,从FAST银道面脉冲星快照巡天的数据系统性地搜寻单脉冲。他们发现了76颗新的暗弱的RRAT,并将它们分为四类:(1)26颗尚未发现自转周期的射电瞬变源;(2)16颗已确定周期的标准RRAT;(3)10颗长期沉默但短时间发射周期信号的极端消零脉冲星;(4)24颗偶发强脉冲的极暗弱脉冲星。由单脉冲搜寻技术才能发现的偶发脉冲星大约占FAST巡天发现脉冲星总数的12%。FAST新发现的偶发脉冲星与正常脉冲星相比,辐射流量密度要低一个量级,最低的已经达到了亚微央量级。
为深入理解RRAT的物理性质,该团队还利用FAST对59颗国际上通报的已知RRAT进行了观测,他们发现:25颗RRAT在FAST观测数据里表现为普通脉冲星,5颗是极端消零脉冲星,13颗为偶发强脉冲的暗弱脉冲星,5颗在FAST有限观测时间内也仅仅检测到几个脉冲,另外11颗可能处于熄灭状态使得FAST没有检测到信号。因为FAST的高灵敏度观测,这59个RRAT没有一颗表现为标准RRAT的特征。中国天眼还探测了这些偶发脉冲的偏振信号,发现它们的偏振位置角遵循平均脉冲轮廓的偏振位置角曲线,这表明RRAT的偶发强脉冲与正常辐射的极弱脉冲来自中子星磁层同一区域。
这项研究对于理解银河系中恒星死亡后的致密残骸及其辐射特征具有重要意义。高灵敏度的观测是揭示这类天体物理特征的关键。
(央视新闻客户端 总台央视记者 帅俊全 褚尔嘉) 【编辑:周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