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5-21浏览次数:592
中新网北京9月28日电(记者孙自法)施普林格·自然旗下专业学术期刊《自然-地球科学》最新发表一篇气候模型研究论文称,在约2.5亿年后的下一个超大陆形成时,地球上的炎热气候将会超出哺乳动物生理极限,包括人类在内的哺乳动物将不宜居住。
如果所有大陆聚集在一起形成下一个超级大陆,未来2.5亿年地球的月平均地表气温示意图(图片来自Alex Farnsworth)。施普林格·自然 供图
该论文介绍,虽然哺乳动物有避免过热的策略,但温度长时间超过40°C会导致许多哺乳动物物种死亡,而潮湿会加剧热应激。当下正在发生的人因气候变化很可能导致某些地区达到这一生理极限,但即使在极端变暖的场景下,地球大多数地方对哺乳动物仍然是宜居的。不过,下一个超大陆(有科学家称之为“终极盘古大陆”)预计将在2.5亿年后形成,地球上现在所有的陆地会合并成一个超大陆。这一过程对哺乳动物物种的影响尚不明确。
如果所有大陆聚集在一起形成下一个超级大陆,未来2.5亿年地球的平均月降雨量示意图(图片来自Alex Farnsworth)。施普林格·自然 供图
论文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英国布里斯托大学与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的Alexander Farnsworth和同事及合作者一起,用一个模拟温湿度模式的气候模型预测发现,整个未来超大陆将会超过哺乳动物热应激极限。他们认为,因火山气体排放,大气二氧化碳水平将升高至现在两倍,造成更高的温度。他们提到超大陆的地点(主要在热带)令高温加剧,未来太阳也会释放出比现在多2.5%的辐射。他们提醒,这将使大陆上只有8%的区域对哺乳动物宜居,随着种群缩小和分离,灭绝风险随之上升。
地球现在的地理数据和2.5亿年后所有大陆汇聚成一个超级大陆时的地理数据(图片来自Alex Farnsworth)。施普林格·自然 供图
论文作者也指出,这个气候模型预测并不确定,未来超大陆的其他可能构造会否改变结果。他们还强调,其他演化或人类相关过程可能会使哺乳动物灭绝在超大陆形成前就发生。(完)
中新网山东曲阜9月28日电 (孙婷婷 沙见龙 李欣)以“全人类共同价值与人类命运共同体——加强文明交流互鉴 共同应对全球挑战”为主题的第九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28日在山东曲阜闭幕。连日来,海内外1600余名专家学者、嘉宾代表围绕主题展开对话交流,希望进一步加强文明互鉴,共同应对全球挑战。
全国政协常委、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执行院长、尼山世界文明论坛学术委员会副主任王学典在闭幕式现场作论坛学术总结。梁犇摄
全国政协常委、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执行院长、尼山世界文明论坛学术委员会副主任王学典在闭幕式现场作论坛学术总结。他说,与会学者认为以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为基本内涵的全人类共同价值,反映了世界各国人民超越不同社会制度、不同意识形态和发展水平差异,在价值理念上的最大公约数,凝聚了人类不同文明的价值共识,契合时代需要,为世界文明发展注入了新的力量。
与会学者指出,各国民众都在追求和平、安宁、幸福的生活,不同地域、民族、文化传统形成的各种文化文明形态,均可以相互借鉴、结合、促进。面对当今世界与日俱增的新挑战,我们应以全人类共同价值为一致追求,共同携起手来,用相互尊重取代霸凌霸道,用公平正义超越丛林法则,用相互协商消辑对抗冲突,用开放包容取代阵营对抗,共同创造一个更加美好的世界。
王学典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倡导的宇宙观、天人观、社会观、道德观,所孕育的思想观念、道德规范人文精神,以及“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等思想观念的基本底色和精神内核,与全人类共同价值相通。“这既是中华民族的主流意识,也蕴含着解决当代人类面临困境的根本路径。”
学者们认为,中医学强调人与自然、社会的关联互通关系,具有“天人合一”的文化内涵。在当今全球文化所呈现的大世界、大科学的背景下,随着不同地域、文化、学科的交叉发展中医文化要处理好本土文化与多元文化的协调关系,既要展现出本土文化的特色,又要善于汲取多元文化的精华,以助推中医文化的良性发展,为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作出贡献。
关于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与全人类共同价值的议题,与会学者认为,人类命运共同体探究个人之道、共同体之道、人类共同发展之道和大自然之道及其相互关系,最大限度地推动“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那样一种和谐的“天下大道”局面的出现。我们要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目标,通过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消除隔阂,凝聚共识,营造和而不同、和谐包容的环境,使各个国家和民族在同一片蓝天下携手进步,共同推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伟大进程。
与会学者认为,当今世界,个别国家和国家集团奉行从林法则,冷战思维与零和博弈的霸凌主义意识依旧根深蒂固,“文明冲突论”“文明优越论”依然流行,各种极端势力不断在不同文明之间制造断层线,国际话语霸权持续鼓噪和散布对特定文明的歧视和偏见,在不同宗教、文化背景人群中宣扬仇恨、极端思想和文明冲突。
与会学者呼吁,在全世界大力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反对文明冲突论,共同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以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以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促进各国人民相知相亲,共同维护世界文明的多样性,是一切爱好和平人士的共同责任。(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