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6-11浏览次数:787
中新网北京9月26日电 今年中秋国庆假期从9月29日至10月6日,共8天,是今年内最长的一个假期。这个假期市民出行需求大,同时秋季也是京城最美的季节,加之北京市域内所有收费公路对7座以下(含7座)载客车辆免收通行费,免费时段为2023年9月29日0时至10月6日24时,预计高速公路交通量、城际交通出行量将明显增长。
假期出行时间呈“两端高、中间低,前出后进”走势
北京交通部门相关负责人表示,结合历年中秋国庆假期交通运行规律和近期交通运行态势,预计今年假期交通运行将呈现“整体增长、热点集中、高峰突出”的特征。
从出行选择看,长途跨市域出行、自驾出行将显著增多,城际客运量、高速公路交通量处于高位。
从出行时间看,假期期间交通压力将出现“两端高、中间低,前出后进”的运行走势,假期前一日和假期首日出京客流、车流集中,最后两日返程客流、车流量大。
从出行空间看,七站两场、长途客运站进出京客流显著增加,周边道路短时交通压力突出。高速公路跨市域自驾出行车流量大,主要高速公路前期出京方向、后期进京方向交通压力集中,局部路段拥堵。公园景区、商超餐饮、郊区民宿客流集中,周边区域局部道路短时压力较大,连接近郊热门旅游景区的部分高速公路车流量相对较大。
从交通出行预测来看,假期期间,高速公路出行需求旺盛,城际客运量将处全年高位,城市路网总体压力不大,公共交通客流平稳。
其中,城际交通方面,假期城际客运量将处全年高位,假期前期和后期“七站两场”交通接驳压力突出。其中,铁路客运日均124万人次左右,民航客运日均29万人次,省际客运日均3.6万人次左右。假期呈现“前期出京高,后期进京高”特点,预计高峰日出现在假期首日(9月29日),客运量在187万人次左右。
高速公路方面,假期自驾出行导致高速公路交通压力突出,预计日均交通量约为268万辆。高速公路交通量呈“两端高、中间低”的运行走势,高峰日出现在假期首日(9月29日),交通量在295万辆左右。
预计假期高速公路交通压力突出
假期高速公路通行情况预测如下:
预计假期前一日(9月28日)16时起高速公路城区路段交通压力加大,17-20时交通压力逐步向外扩展,拥堵路段延长,21时前后出京方向交通压力逐步缓解。
假期首日(9月29日)是出京方向交通压力最大日,上午7-12时高速公路出京方向交通压力将持续集中,8-11时最为突出,全日交通量将达假期峰值。京藏、京承、京港澳、京开、京平、京哈等主要高速公路出京方向,西六环外环北向南方向等主要高速公路交通压力突出,部分路段可能出现长时间拥堵。
假期中间五日(9月30日-10月4日)高速公路出京方向交通压力总体有所缓解,京藏、京承、京港澳、京开、京平高速等去往郊区热门景点、民宿的高速公路交通压力较大,可能会出现短时拥堵排队的情况。
假期最后两日(10月5日、6日)返程交通陆续迎来高峰,下午至晚间16-20时高速公路进京方向交通压力将较为突出,京藏、京港澳、京沪、京台、京开、京哈等主要高速公路检查站路段压力集中。
合理规划出行路线,安全出行
假日期间,市民旅游踏青、探亲访友等活动增加,预计进出城区、省界出入口、收费站及郊区旅游景点周边路段,高峰时段易出现车流集中甚至拥堵情况。
城市路网方面,假期期间城市路网总体压力不大。每日上午10-12时、下午16-18时交通压力相对较大,假期首日上午压力最大,峰值交通指数预计在7.6左右,热门景区或商圈等重点区域交通指数或达8.0以上严重拥堵级别。
公共交通方面,假期期间城市公共交通总体客流平稳,接驳交通枢纽、热门公园景区的线路、车站高峰时段客流压力较大,尤其是假期后期机场、火车站抵达旅客较多,相关车站接续运输压力较大。
交通部门提醒广大市民和来京旅客朋友,合理规划出行路线,尽量避开高峰时段和重点路段,错峰出行,安全出行。
北京交通运输执法部门将加大核心地区、旅游景点、公共交通枢纽场站、繁华商业街区等重点区域周边执法力度,严厉打击“黑出租”、“黑旅游”等各类违法行为,维护交通运输行业良好运营秩序。(完) 【编辑:李岩】
中新网甘肃庆阳9月26日电 (杨娜)“第一次看到庆阳香包,深受震撼”。来自深圳的郑振格26日走进琳琅满目的香包展会现场,颜色样式功能各不相同的庆阳香包让他眼花缭乱,作为第十八届庆阳香包民俗文化节的参会嘉宾,在工作之余,他此行更重要的目的就是替家人朋友购买地域特色浓厚的庆阳香包作为伴手礼。
以“中国民俗风 庆阳香包情”为主题的第十八届庆阳香包民俗文化节当日开幕,来自7个国家和地区、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甘肃省14个市州的1000多家企业、千余名客商参展参会。被中国民俗学会评为“中国香包刺绣之乡”的庆阳市,将在为期5天的节会期间,向外界全面展示香包刺绣这项传承千年的“指尖非遗”。
9月26日,以“中国民俗风 庆阳香包情”为主题的第十八届庆阳香包民俗文化节开幕。九美丹增 摄
郑振格走进庆阳群英香包有限公司的展览现场,非物质文化遗产香包绣制省级传承人左焕茸现场为他讲解各种香包的不同功效及佩戴要求,并根据他的使用需求向他推荐适合送给朋友和家人的香包。左焕茸说,通过节会,更多的外地游客和客商知道了香包这项庆阳的民俗文化,也促进了当地香包产业的发展。
地处陕甘宁三省区交汇处的庆阳,是甘肃省的东部门户城市,农耕之源、岐黄故里、红色圣地、能源新都、数算枢纽“五张名片”让今日的庆阳拥有更加强劲的发展势头。其中,传承久远的庆阳香包随着远古图腾与现代元素的完美融合,已经成为陇绣中的艺术珍品,成为精神价值、实用价值、审美价值融为一体的文化精品,成为庆阳特色民俗文化的代表符号,是“指尖上的艺术文化”,被评为“最具魅力文创旅游产品”。
据了解,截至目前庆阳香包民俗文化企业达200余家,年产香包1000余万件,带动从业人员10余万人,产品远销全国各大城市及20多个国家和地区。
自2002年以来,庆阳市已举办了十七届香包民俗文化节,全面展示了庆阳独具特色的民俗文化魅力,提升了庆阳对外形象和影响力。庆阳香包民俗文化节被授予“美丽中国最佳惠民品牌节庆奖”。
图为香包刺绣作品展览。九美旦增 摄
此次节会举办文旅论坛、展示展销、招商洽谈、文艺演出、旅游踩线及陇上味道传统美食品鉴等多项活动,展示展销陶瓷玉器、文房四宝、香包刺绣等20多类上千种非遗文创产品,同时将开展《魅力庆阳》大型文艺演出、大型陇东民歌歌舞剧《绣金匾》演出,着力打造文化的盛会、艺术的盛宴。
“庆阳香包是将艺术与技术、生产与生活、物质追求与精神满足融为一体的典范性文化产品,是庆阳特色民俗文化的代表符号,是‘指尖上的艺术文化’。”庆阳市委书记黄泽元说,举办第十八届香包民俗文化节,旨在以香包为媒、节会为台,汇聚专家学者、企业客商以及数以千万计的香包产业参与者的智慧和力量,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提升民俗文化的创造力、影响力,让庆阳文化焕发出新的光彩活力。
图为香包节上,香包刺绣作品展览。九美旦增 摄
中国世界民族文化交流促进会名誉会长马小玫表示,中国世界民族文化交流促进会将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在打造文旅示范基地、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以及推动民族文化艺术和民族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创新和发展等方面,持续加强与庆阳的交流合作,助推独具特色的庆阳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提升文化庆阳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带着自己和丈夫三十多年来收集的庆阳香包民俗用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庆阳香包绣制项目省级代表性传承人刘兰香在此次展会上举办了香包收藏展,她想通过这些接地气的衣物用品向大家展示庆阳香包悠久的历史和承载的文化。
“庆阳香包传达了刺绣人最淳朴美好的祝福,没有人会拒绝这份美好。”以此次香包节会为契机,刘兰香将带领团队继续研发设计更多符合现代人审美、融入日常生活的香包刺绣作品,将这项优秀的传统文化发扬传承下去。(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