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5-04浏览次数:20
中新网北京9月26日电 (记者 陈杭)记者从北京市气象局获悉,“北京昌平十大气象景观”26日揭晓,包括十三陵大宫门观蓝天白云、滨河公园观朝霞晚霞、银山塔林观雪景、居庸关长城观云海、长峪城观星空、蟒山公园观红叶、关沟栈道观花海等。
图为北京滨河公园观朝霞晚霞。宋建国摄
“北京昌平十大气象景观”揭晓仪式和主题摄影展26日在北京市昌平区天通苑文化艺术中心举办。
据介绍,2022年8月,北京市昌平区政府和北京市气象局为深入挖掘昌平区气象景观资源,促进文旅融合发展,联合策划并组织开展了北京首个融入气象元素的大型文化旅游特色活动“观云逐影魅力昌平——寻找昌平气象景观及网红打卡地”活动。目前,活动已顺利结束,评选出了十三陵大宫门观蓝天白云、滨河公园观朝霞晚霞、银山塔林观雪景、居庸关长城观云海、长峪城观星空、蟒山公园观红叶、关沟栈道观花海等十个美不胜收的“北京昌平十大气象景观”,逐一亮相活动现场。
图为北京居庸关长城观云海。吴宝林摄
北京市昌平区副区长高建锋表示,活动启动以来,众多摄影爱好者观云逐影、热情参与、踊跃投稿,通过生动的作品展现了丰富多彩的昌平气象景观。活动举办期间,先后开展了星空、红叶、雪景、花海等5次各具特色的采风直播活动,共收到了1000余幅投稿作品,经过专家初审、网络投票、专家复评等环节,共评出100幅优秀作品以及10幅最佳作品。此次评选出的“昌平十大气象景观”中,既有“燕平八景”中的居庸霁雪、银山铁壁,又有新入围的部分知名景观、景点,展现了昌平文旅新场景。
图为北京蟒山公园观红叶。杨江摄
北京市气象局副局长闫巍表示,在气象和多种业态的融合发展中,“气象+文旅”被认为是气象资源利用和气象服务创新中最活跃、最容易被民众直接感知的新领域,也成为“气象+”赋能行动最富活力的新发展方向之一。此次活动将气象元素和人文景观有机结合起来,推动气象资源转化为生产力,赋予旅游资源新的内涵,以“气象+文旅”的创新模式赋能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闫巍说,气象部门将继续以气象景观特色活动扩影响、铸品牌、促发展,加快开展气象景观预报技术研究,充分挖掘活动的内涵,研发气象景观预报产品,不断提升“气象+文旅”的附加值,助力北京乡村振兴和文旅融合发展。
中国气象服务协会秘书长屈雅表示,协会将继续为北京市气象景观的深度宣传及品牌建设提供支持,积极推动气象与旅游行业的深度融合,将其转化为产业优势,助力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完)
中新网福建石狮9月26日电 (吴冠标)26日“会逢如意事——故宫博物院藏明清如意与狮子题材文物展”在福建省世茂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开幕。由故宫博物院珍藏的100余件如意与狮子题材文物集体亮相福建石狮,全面展示明清如意文化的丰厚内涵。
26日“会逢如意事——故宫博物院藏明清如意与狮子题材文物展”在福建省世茂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开幕。 吴冠标 摄
清代是如意发展的鼎盛阶段,制品数量庞大、工艺精湛、装饰丰富,常见于宫廷节庆、帝后寿诞、皇室婚礼等重要活动,也常用于朝廷赏赉重臣或馈赠使节。明清如意展,是故宫博物院的经典专题展览之一,已在国内举办多场,一直广受好评。
此次展览在以明清如意为主体的展品基础上,首次加入福狮元素,打造“琼芝效瑞”“曼寿无疆”“珠玑言志”“永绥吉劭”“如意绵长”“事事胜意”六个单元,且有超过三分之一的文物从未在故宫其他展览上亮相,属于首次出展。
百余件如意与狮子题材文物亮相福建石狮,图为天然木根嵌玉石九芝纹如意。 吴冠标 摄
“希望通过如意这一广大群众喜闻乐见的主题,吸引人们走进展厅,探寻明清如意的历史渊源,感受中国传统吉祥文化的深厚底蕴,领略中华物质文明的丰富多彩。”故宫博物院副院长罗先良说,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活起来、传下去,是新时期博物馆人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使命。
每一件文物都是中华文明的讲述者。当天,该展策展人施磊带领观众走进展厅,欣赏明清时期如意与狮子文物的丰富样式和精湛工艺,感受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和独特魅力。
百余件如意与狮子题材文物亮相福建石狮,图为竹雕莲花式如意。 吴冠标 摄
该展的“事事胜意”单元深入结合闽南地域特有的“福狮文化”,展示明清时期器物、雕塑上狮子与芝草、如意等组合而成的装饰纹样,突出两者叠加的祥瑞寓意,以此庆贺石狮市建市35周年、喜迎中秋国庆佳节。
世茂股份总裁、董事吴凌华表示,此次展览是福建省世茂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与故宫博物院合作的第五次大展。自开馆以来,世茂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始终坚守文化初心,通过与故宫博物院等文博机构、高校合作,不断引进高质量的展览,致力于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助力当地文化事业建设与发展。
“会逢如意事——故宫博物院藏明清如意与狮子题材文物展”展期8个月,将持续至2024年5月26日。(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