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2-03浏览次数:658
中新网上海9月26日电 (王笈)上海博物馆26日举办张宗宪文物捐赠仪式,著名收藏家张宗宪此次向上海博物馆捐赠铜胎掐丝珐琅器32套共46件。
9月26日,上海博物馆举办张宗宪文物捐赠仪式。上海博物馆 供图
掐丝珐琅,俗称“景泰蓝”,是金属胎珐琅器的两大品类之一,其制法是将各色珐琅料填施于用铜丝盘出的花纹框格内,再焊接在铜质胎体上,经焙烧、打磨、镀金等工序成器。掐丝珐琅器制作工艺复杂,成本高昂,在古代主要由宫廷制作和组织生产,供皇室享用。
清乾隆掐丝珐琅八吉祥碗。 上海博物馆 供图
张宗宪是当今世界上收藏明清宫廷掐丝珐琅器的重要私人藏家,祖父张楫如是江南竹刻名家,父亲张仲英经营“聚珍斋”,是民国时期上海有名的古玩商号。张宗宪自20世纪50年代在香港创办“永元行”以来,以其传奇经历成为当代极具影响力的中国艺术品收藏家。
明初掐丝珐琅觚。 上海博物馆 供图
此次捐赠给上海博物馆的这批珐琅器,不乏可供多角度研究、展览的精品佳作。其中包括明早期掐丝珐琅觚一件,为仿青铜觚造型,花形饱满,胎体厚重,釉质纯正,具有早期掐丝珐琅器的特色;清乾隆掐丝珐琅蝴蝶纹屏风一对,掐丝均匀流畅,釉质纯净,纹饰秀雅脱俗,为乾隆时期珐琅器的典型作品;另有一对体量硕大的清乾隆掐丝珐琅花鸟纹象足熏炉,纹饰与宫廷器物相异,具有地方特色,为扬州制品,是目前所知的存世掐丝珐琅熏炉中最大的一对,颇为珍贵。
清乾隆掐丝珐琅蝴蝶纹屏风一对。 上海博物馆 供图
上海博物馆馆长褚晓波表示,张宗宪长期关心博物馆的发展,此次慨然捐赠的珐琅器珍品,既是这种深厚情谊的见证,也极大地支持和充实了上海博物馆的馆藏与展陈。未来,这批珐琅器将在上海博物馆得到良好的保护、研究,并在展陈中绽放异彩。(完)
中新网南昌9月26日电 (朱莹)26日,江西省红十字会举办的博爱赣鄱·2023年红十字榜样发布会在江西南昌举行。记者从会上获悉,2022年7月至2023年7月,一年来,江西各级红十字会共接受海内外捐赠款物10.39亿元。
图为26日,江西省红十字会举办的博爱赣鄱·2023年红十字榜样发布会在江西南昌举行。朱莹 摄
发布会现场,江西省红十字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会长龚建辉发布了全省红十字系统一年以来接受社会捐赠、服务健康江西、助力乡村振兴和开展护老志愿服务的情况。
龚建辉介绍,一年来,江西全省新增投放AED共1056台,开展大型活动救护服务68场,培训救护员12.3万人,普及应急救护知识113万人次。举办“4+1”全民防溺水联合宣教演练6场,宣传覆盖超5000万人次,为“一家一个救生圈”项目筹款267.85万元,发放救生圈设备2.98万套、防溺水宝典2.98万册。实现器官捐献105例,造血干细胞捐献23例,为206名白血病和先心病患儿争取“天使阳光基金”“小天使基金”救助金660.5万元,为140户困难遗体器官捐献者家庭发放“生命光彩基金”救助金495万元。
据介绍,2022年“99公益日”筹款7346.58万元,2023年“5.8人道公益日”筹款4429.68万元,“99公益日”筹款4618.18万元,均列全国红十字会系统第一名。动员捐赠款物265.48万元,助力克州、阿克陶县乡村振兴事业。江西全省113支南丁格尔志愿服务队共2.7万名南丁格尔志愿者,累计开展志愿服务5357次,服务时长近10万小时,受益56万余人次。
“全省各级红十字会继续严格遵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红十字会法》《江西省红十字会条例》等法规要求,加强捐赠款物的接收、使用和管理,认真实施人道救助项目,全面开展志愿服务,主动接受社会监督,全力打造群众身边的红十字会和‘就在身边’工作品牌。”龚建辉说。
全球护理界2023年国际成就奖、第39届南丁格尔奖获得者章金媛出席会议。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她表示,“红十字榜样个个都很棒,希望以后能吸纳更多人投入到全民志愿服务中去,培养出更多的南丁格尔,发扬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并且代代相传。”
会上,江西向全省红十字榜样单位及个人、“救在身边·最美救护人”代表、最美南丁格尔志愿者、最具活力南丁格尔服务队代表、“文明实践+红十字”工作榜样单位和个人代表颁证授牌。红十字会志愿者、工作者用一曲手语舞《让爱传出去》,号召全社会传递大爱精神,弘扬人道力量。
江西省卫生健康委、省发改委、省民政厅、省财政厅、省工商业联合会、省侨联等相关单位领导及相关同志,江西省红十字会、设区市红十字会代表,来自江西各地的捐赠方代表、红十字志愿者代表、基层组织榜样带头人等约200人参加活动。(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