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1-02浏览次数:619
中新网乌鲁木齐10月2日电 (戚亚平 宋轶 施强)时下,在新疆天山南北的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各垦区,冬小麦播种工作正在有序进行,田间地头一片忙碌景象,为来年粮食丰产丰收打好基础。
冬小麦播种工作有序开展。宋轶 摄
走进新疆兵团第十二师222团一连职工曹文帅的冬小麦种植地里,机声隆隆,大型小麦播种机正开足马力在田间穿梭。工人们一边添加种子、肥料,一边整理滴灌带,抢抓晴好天气,加快播种进度。
“现在是播冬麦的季节,趁着天气比较好,要赶快种好冬麦,希望来年有个好的开端。”曹文帅说。
作为新疆兵团重点粮食生产团场之一,今年222团冬小麦播种面积达5万亩。时下,该团正在开展冬小麦播种工作,团场各连队“两委”靠前服务,帮助种植户协调解决播种过程中的各种问题,以此保障冬小麦播种工作有序进行,目前已播种1000余亩,预计10月底完成播种。
机械化播种,省时省力。宋轶摄
此前,222团各连队党支部向种植户广泛宣传冬小麦种植政策,提高了种植户们的种粮积极性。同时,连队“两委”提早帮助种植户协调购买麦种和各类农资,保障了冬小麦如期开播。
222团一连后备“两委”王景超说:“今年连队种植冬小麦4700余亩,预计10月20日左右收尾。”
近年来,新疆兵团高质量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打造国家重要的粮食高产创建集中示范区,不断扩大良种覆盖面,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全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持续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为推广适度增密、适期播种、高效节水灌溉、水肥一体化、病虫害绿色综合防治等关键技术打下坚实基础;大力推进全程机械化、智能化种植,落实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引导农机装备转型升级。
新疆兵团大力推进全程机械化、智能化种植,落实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引导农机装备转型升级。宋轶摄
为做好粮食高产创建工作,今年,新疆兵团、师两级共组织小麦专家指导组20余个、参与专家100人次,举办小麦技术培训会、现场会80余次,开展技术服务230余次,培训职工8300余人次,引导种植户利用先进生产技术破解生产难题。(完)
中新网宁德10月2日电 (褚子强)线狮活灵活现、畲歌清亮悠扬、绿茶香飘古街……“双节”假期期间,以“清新福建·共享非遗悦金秋”为主题的非遗进景区活动在福建省宁德市蕉城区洋中镇举办。
霍童线狮展演吸引众多游客观看。褚子强 摄
活动现场,人头攒动,热闹非凡,霍童线狮、畲族双音、赤溪内文拳、天山绿茶制作技艺、黄鱼拓制作技艺等展示展演节目及畲族乌饭、银盛号银饰等琳琅满目的产品吸引游客们纷纷驻足围观。
畲歌悠扬,唱响美好祝愿。褚子强 摄
“活动融合了许多非遗项目,让承载厚重历史的古街再次焕发新生机。”来自福安市的张女士说,带着孩子在品味古街韵味的同时,感受传统优秀文化的美好。
记者了解到,此次活动通过一步一场景、一景一非遗的创新快闪方式,将蕉城非物质文化遗产串联引入历史古街中,以互动体验为核心,让群众近距离感受非遗文化的魅力。
畲族服饰尽显特色魅力。褚子强 摄
蕉城区历史文化资源丰富、类型多样,截至目前拥有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79项,其中国家级项目5项(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急需保护项目名录1项)、省级项目12项、市级项目20项、区级项目42项。拥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3名、省级17名、市级58名。
畲族特色美食制作现场。褚子强 摄
丰富的资源为非遗和旅游融合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近年来,蕉城区积极探索文旅融合发展路径,让非遗与研学、旅游、民宿、文创产品、节庆活动等结合起来,催生了各式各样的旅游新业态和多样化发展模式,为全区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持续动力。(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