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09-06浏览次数:227
中新网北京9月28日电 (杨宏伟)由北京能源协会主办的第五届北京能源论坛27日成功召开。论坛以“迈向高质量——拥抱能源绿色未来”为主题,探索未来能源发展的新技术、新方向。
国务院原参事徐锭明在论坛上指出,人类文明的每一次重大进步都伴随着能源的改进和更替,此次以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为目标的能源更替,是人类主动地、有意识地进行能源更替和改进。他还指出,能源革命需要新材料,长远看未来能源发展不取决于对资源占有,而是取决于能源高科技的突破。
中国工程院院士、原副院长杜祥琬在题为《能源安全与能源转型》的主题演讲中表示,丰富的可再生能源资源是我国能源资源禀赋的重要组成部分,要重新认识我国能源资源禀赋。他表示,可再生能源资源的利用是我国自己掌控的,它依赖于国际地缘政治的变化,有利于能源体系的独立性和安全性。准确认识我国能源资源禀赋是正确认识我国国情的要素,也是影响能源政策、能源战略关键点。这对于确保国家长远能源安全,引导能源转型具有方向性、战略性的意义。
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名誉主任、科技部原副部长、国务院原参事刘燕华强调,绿色能源建设必须考虑多源互补分布式能源建设。他认为,应对气候变化的本质是能源问题,当前,世界正处于新一轮科技革命蓬勃发展期,能源作为经济发展的动力系统,处于巨大变革之中,是未来发展前景的风向标,也是世界经济格局深度调整的基础。
刘燕华还表示,目前绿色能源有多个赛道,在国际上,G7发达国家多次强调必须在新能源领域保持优势,并超前部署国际新能源市场布局,明确与价值链挂钩,为此我们必须清楚中国能源转型要建立在自立自强的基础上。(完) 【编辑:陈文韬】
中新网忻州9月28日电 (任丽娜)“金波曾醉雁门州,端有人间六月秋”,这是金代礼部尚书赵秉文的一句名诗,说的正是中国北派黄酒的典范代州黄酒。如今,在2023代州黄酒文化节上,100位全国书法名家作品萃聚山西代县雁门关,为民众呈上了一场“名家、名关、名城、名酒”四位一体的书法盛筵。
笔墨飘香雁门,让民众领略传统文化魅力。任丽娜 摄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山西代县有着酿造美酒的天然基因,这里盛产百谷之长黍米,又有恒山山系天然矿泉水形成的“金波”“玉液”般清甜的井水,成为代州黄酒最优原料。代州黄酒又因代县境内雁门关的军事地位和商贸流通而闻名华夏大地。有多少文人墨客,饮罢代州黄酒,品出古道侠义、铁血精神,品出塞北边城的独特风物和不朽传奇。
为弘扬中华传统酒文化,振兴雁门黍米黄酒产业,将黍米黄酒这一非遗传承发扬光大,推动代县黄酒特色专业镇做大做强,走向世界。代县县委、县政府于9月26日至27日举行2023代州黄酒文化节。其间,举办了“金波墨韵.萃聚雁门——全国书法名家邀请展”活动。
本次全国书法名家邀请展共征集到100位全国书法名家的作品,其中,特邀著名老书法家陈巨锁、田树苌、陈洪武、毛国典、张胜伟、叶培贵、潘文海以及书法国展获奖者等人参展。
全国书法名家们的作品以雁门关、代州古城、代州黄酒为主题,挥毫泼墨,倾情创作,呈上了一场“名家、名关、名城、名酒”四位一体的书法盛筵。这些作品真、草、隶、篆一应俱全,内容均为紧扣黄酒文化和雁门文化的名言佳句,其中不乏作者自创的诗、词、联、赋,主题鲜明、联系实际、贴近生活,富含思想性、注重艺术性、体现时代性。
一幅幅作品或笔酣墨饱、力透纸背、入木三分,或笔走龙蛇、行云流水、豪放不羁,或苍劲有力、沉稳端庄、古朴典雅,体现了当今书法艺术的创作水平,吸引了大批书法爱好者和各地来宾游客前来观展。
笔墨飘香雁门,30米书法长卷展示。任丽娜 摄
值得一提的是,在2023代州黄酒文化节开幕式仪式上,来自山西省内外书法名家20人同台献艺,笔墨飘香雁门,现场书写了一幅30米书法长卷,让民众领略传统文化魅力。(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