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1-02-23浏览次数:188
中新网上海10月2日电 (记者 殷立勤)记者从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获悉,10月2日,长三角铁路预计发送旅客350万人次,较2019年同期(10月4日)多发送旅客约78万人次,增幅超28%,客流持续呈现高位态势。
亚运列车乘务员引导旅客上车。 周围 摄
长三角地区人口密集,风景名胜众多,旅游资源丰富,旅客出行需求旺盛。今年黄金周假期,长三角铁路旅游流与探亲流交织叠加,沿线短途乡村生态旅游、红色旅游热度不减。10月1日国庆节当天,长三角铁路发送旅客351.1万人次,较2019年同期(10月3日)增长24.1%。
10月2日,长三角铁路部门在启用高峰运行图的基础上,增开旅客列车136列、组织动车组列车重联运行201列、加挂普速车辆142辆,加强上海至南昌、郑州、长沙、武汉、西安,杭州至郑州、新乡、厦门等直通方向以及管内往返盐城、扬州、连云港、潜山、黄山等长三角区域内热门旅游城市间的运力增补,努力满足旅客乘车出行需求。
为满足黄金周旅客出行需要,长三角铁路认真落实各项服务措施,不断提高旅客出行体验。上海、南京、杭州等地火车站根据客流量动态调整进站流线,在关键区域增加人员值守,做好电梯、站台、进出站通道等人流集中场所的引导和安全防护。合肥南站设置了2台液态安检检测仪,对违禁限带物品品名设立公示牌,坚决落实旅客及携带品、行包、高铁快运“逢包必检、逢液必问、逢疑必查”的安检三项制度要求,切实提高安检质量。扬州东、宁波、阜阳西站加强对车站LED显示屏、自助售取票机、进出站闸机、盥洗设备、电梯、中央空调等设备设施的检查维护,同时动态做好候车区环境卫生保洁,为旅客出行提供良好环境。淮南南站“舜”字号雷锋服务站做好旅客咨询解答、遗失物品查找认领、病患旅客紧急救助等重点旅客服务,配备轮椅、小药箱、针线包等服务备品和防暑降温物品,满足旅客出行需求。合肥电务段针对国庆黄金周旅客出行密集的特点,部署开展高铁、普速区间信号机、信号电缆、转辙机等信号设备的检修养护,确保线上设备整体状态良好。(完)
【港澳台专线】(台海观澜)建设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福州先行探新路
中新社福州10月2日电 题:建设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福州先行探新路
作为大陆距离台湾最近的省会城市,福州近年来全力加强榕台经济文化交流合作,加快建设台胞台企“登陆”第一家园先行城市,已成为台胞“登陆”发展的重点目的地城市之一。
官方资料显示,截至2023年6月,福州市累计批准台资项目4785项,合同台资127.81亿美元;连续举办十一届的海峡青年节,累计吸引3万多名两岸青年参与;在榕常住台胞近2.6万人。
福马先行,构建“同城生活圈”
“回家的路越来越近了。”大陆配偶陈巧霞娘家在福州连江黄岐,她犹记得,“小三通”未开通时从马祖回娘家要花几天时间,需先搭乘飞机到台湾,再到香港转机;2001年“两马”航线开通,从马祖坐船到福州马尾,再转汽车回家,花费三四个小时;2015年,4.8海里航程的“黄(岐)马(祖)”航线开通,探亲之路只需25分钟。
9月29日,台胞经福(州)马(祖)“小三通”航线回家过中秋。 中新社记者 吕明 摄
如今,福州拥有4条对台空中直航航线及2条至马祖的“小三通”客运航线,是两岸人员直接往来的重要通道。
凭借地缘相近的优势,福州与马祖率先融合发展,以“两马”和环马祖澳地区为核心区,以福马旅游产业融合发展为目标,联手构建福马“同城生活圈”。
福马多领域交流合作持续深化。目前,10所中小学、22个村全面建立对接联系;持续开展的“两马”同春闹元宵等活动,促民间交流往来;已举办6次的福马磋商会,就深化旅游、校际交流、海洋养殖等多项议题达成共识。
应通尽通,经贸合作更紧密
福州台商投资区、福清台湾农民创业园、永泰闽台农业融合发展产业园等台商投资重点产业基地先后设立,吸引台资企业集聚发展,形成了显示器、汽车及其零部件、食品等多个产业链。
5月18日,第二十五届海峡两岸经贸交易会在福州启幕,首次设置台资企业投资大陆成果展区。 中新社记者 张斌 摄
作为在榕台资企业显示器产业链的“龙头”,冠捷电子科技(福建)有限公司智能液晶显示产品出口订单已排到了几个月以后。该公司相关负责人对中新社记者说,这除了自身努力,也得益于福州对台资企业在榕发展的支持和帮助,未来将在数字产业、智能制造等领域持续深化与福州的合作,布局更多优质项目。
“这些年,越来越多的台湾同胞来福州发展与生活,台企在此扎根成长。”福州市台胞投资企业协会会长蒋佩琪说,不久前发布的《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 建设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的意见》,在优化营商环境、深化产业合作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实实在在的政策措施,将以康养、餐饮、电商、物流、海洋渔业等领域的创新融合,吸引更多台胞台企参与福州发展。
政策支持,幸福感不断提升
每年,福州发布千余个专门面向台湾青年的优质就业岗位,已有280多名台湾教师在福州各高校任职。福州引导支持台胞参与乡村振兴,已推动台湾乡建乡创团队参与60多个美丽乡村、特色小镇建设。
3月3日,福建福州,台胞志愿服务队队员、福州市皮肤病防治院副主任医师陈柏叡(右一),在志愿服务活动上为市民义诊。 中新社记者 张斌 摄
毕业于北京大学的台湾青年陈柏叡,2010年入职福州市皮肤病防治院后,成为首位福州市事业单位聘用的具有研究生学历的台胞,并相继获得福建青年五四奖章、福州市闽都英才等荣誉。他说,跟大陆职工享受一样的奖金、待遇、学习升迁等同等待遇。
福州构建多层次台胞住房保障体系,面向台胞提供1050套配套较好的公租房房源,已有241户363名台胞入住。从事法律行业的王廷维是首批入住的台胞之一,因热心公益而被住户们推选为“楼长”,“住在台胞公寓,真的让我有回到家的感觉,也让我开始考虑长久住下来的可能”。(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