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0-07-16浏览次数:723
中新社珠海9月26日电 (记者 邓媛雯)26日15时,横琴口岸二期工程客货车联合一站式部分车道开通试运行。粤澳五家口岸查验单位,在全国范围内首次采用“合作查验、一次放行”便利通关模式,实现出入境车辆“一次排队、一次放行”。
据了解,当日开通试运行的部分车道包括横琴往澳门方向6条车道,澳门往横琴方向9条车道。横琴海关、横琴边检以及澳门海关、澳门治安警察局、澳门卫生局共五家口岸查验单位,于全国范围内首次实现在同一通关车道、同一查验平台,完成对通关车辆及人员信息的一次采集、分别处置、联合验放。
“从前需要澳门侧、横琴侧各停一次车,分别办一次通关手续,现在变成在横琴口岸办一次手续就能过关,通关时间大幅缩短。”从澳门往横琴方向的首位通关车主庞女士表示,作为经常需要往返琴澳两地的澳门居民,自己明显感受到了便捷通关带来的变化。
9月26日15时,横琴口岸二期工程客货车联合一站式部分车道开通试运行。图为横琴边检民警为首名体验新车道的澳门单牌车车主献花。何天洋 摄
据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经济发展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横琴口岸采取“边通关边施工”方式,分期分阶段推进旅检通道、车检通道及相关配套设施工程建设。其中,一期工程旅检通道已于2020年8月开通启用。二期工程共规划建设客货车联合一站式车道30条,出入境车道各15条。本次开通试运行车道共15条,剩余车道及随车人员验放厅等工程正在加快建设。
据口岸查验单位统计,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揭牌两年来,经横琴口岸出入境的人员超2100万人次,车辆约290万辆次,其中澳门单牌车超195万辆次,分别同比增长约81%、68%和172%。目前,横琴口岸日通关人员约4万人次,车辆超5000辆次,其中澳门单牌车占比约七成。
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执委会副主任苏崑表示,横琴口岸客货车联合一站式创新通关模式落地实施,是建设便利澳门居民生活就业新家园的重要一环,将进一步推动琴澳经贸往来、人流物流快速便捷流动,对构建琴澳一体化高水平开放新体系具有重要意义。(完)
中新网西安9月26日电 (记者 梅镱泷)记者26日从西北工业大学获悉,该校及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等科研机构组成的联合科研团队,突破了探测距离更远、精准度更高、抗干扰能力更强的多象限测角光学导引关键技术,成功开发了“领航者”深海光学智能导引系统。
图为开展“领航者”深海光学智能导引系统海试验证。 西北工业大学供图
据介绍,联合科研团队近期在中国自然资源部北海海洋技术中心,开展了“领航者”深海光学智能导引系统的海试验证。与传统视觉导引技术不同,该团队利用自主研发的面阵探测器,捕获回收站导引信号光强,建立导引灯偏角数学模型,并将测算的偏角数据,输入自主开发的智能光学导引系统,利用智能搜索算法,完成回收站三维位姿解算。该系统具有超高探测频率,能够同时实现对回收装置的编码识别,进而有效避免了对水下无人潜航器的误导、诱导。
据了解,联合科研团队搭乘作业船,在深水区域开展了导引回收海试作业,得益于“领航者”深海智能光学导引系统高速精准的三维位姿解算能力,成功获取了回收站坐标,引导水下无人潜航器实时修正航向,顺利完成导引回收,成功验证了系统高频编码探测能力。该团队使用差分卫星定位设备,对解算的回收站坐标进行了验证,海试达到了预定目标。
此次海试,联合科研团队成功验证了一种全新的高频多象限测角光学导引技术,为深海/浅海无人潜航器提供了可靠的光学导引装备支撑,解决了水下无人潜航器能源供给和数据传输需求,助力水下无人潜航器从浅海作业拓展到深海作业、从短期工作拓展到长期驻留、从点域探索拓展到广域开发、从单体作业拓展到集群协同作业,有力保障了“深海进入、深海探测、深海开发”任务高效、安全且可持续开展,为“海洋强国”战略贡献了重要力量。(完)